全中国的人都知道,有一个外国人,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我们抗日。在炮火纷飞的前线,他不顾生命危险为八路军伤员动手术,并亲自为伤员输血,还热心为老百姓看病。他不要特殊的照顾,和八路军战士一样,过着艰苦的战斗生活。这个外国人就是著名的加拿大外科医生、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为纪念白求恩同志专门撰写了一篇文章。在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毛主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精神。文中说道:“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们极端的热忱”。毛主席还号召我们说:“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有利于人民的人。” 白求恩虽然已经去世60多年了,但他的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永在。为了纪念和学习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我在这里给大家讲几个白求恩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白求恩同志是怎样的一个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他对工作怎样的极端负责任,又是怎样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
从小立志做爷爷那样的医生
白求恩是加拿大人,他的全名是诺尔曼·白求恩。白求恩1890年3月3日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的小城雷文赫斯。他的祖父是当地的一位著名的医生,父亲是一位牧师。一位名人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白求恩在很小的时候就把爷爷当作自己的榜样,决心长大以后要做一个爷爷那样的好医生。 还是白求恩8岁的时候。一天晚饭后,白求恩的爸爸妈妈给几个孩子讲起了爷爷如何钻研医术,制造医疗器械,为穷人治病的故事,白求恩听得非常入神。他一边听一边问这问那。 故事讲完了,大家又做起了游戏,可是,爸爸妈妈忽然发现白求恩不见了,只听从楼上传来“丁丁当当”的敲打声。妈妈喊道:“好孩子,别在楼上胡闹,赶快下来和大家一起做游戏!” 白求恩仍然没有下楼。 过了一会儿,白求恩满头大汗在楼梯上很不高兴的对爸爸妈妈说:“我没有胡闹,我正在像爷爷那样制作一件医疗器械,请你们不要再打扰我!” 白求恩说完了,刚往楼上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非常严肃地说:“从今以后,你们要叫我亨利·诺尔曼·白求恩!” 这是爷爷的名字。姐姐听了说:“你怎么能叫爷爷的名字呢?” 白求恩理直气壮地说:“我要做一个爷爷那样的好医生,当然要叫爷爷的名字了。” 妈妈听了笑出了声,爸爸却把白求恩抱起来对他说:“你要做爷爷那样的好医生,只叫他的名字是不够的,主要是学习爷爷钻研医学的精神,你必须从学习基本的医学知识入手。” 小白求恩瞪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问爸爸:“什么是基本的……医学……知识?” 爸爸耐心地对白求恩解释说:“比如,解剖!学医就得知道动物的骨骼构造……这就是基本的。” 从此,小白求恩记住了,“学医,要学基本的,解剖,是基本的。”每天放了学,他就一头钻进自己小小的卧室,干什么呢?解剖苍蝇,解剖螳螂,解剖鸡骨……卧室成了他的研究中心,凡是能捉到的小动物,他都要解剖解剖。 一天下午,妈妈回家的时候,远远的就闻见一股刺鼻的焦糊味,心想,这是哪家做饭烧糊了锅?没想到,这刺鼻的糊味却来自自家的厨房。 妈妈跑进厨房,吃惊的看到灶膛里火还在着着,锅里的水已经烧干了,更让妈妈吃惊地是,她家那只小狗的皮肉在锅里冒着青烟,小白求恩正在案板上聚精会神地摆弄、拼凑着一堆小狗的骨头。厨房里乌烟瘴气,糊味刺鼻。妈妈这才明白,小白求恩在解剖小狗,研究狗的骨骼。 妈妈迅速打开窗子,飞快的用水浇灭了火。可小白求恩一直没有发现妈妈走了进来。 小白求恩发现妈妈生气了,还不理解,说道:“妈妈,你干吗这样用眼睛瞪着我?难道我做错了什么事?” 妈妈指着锅里被烧得焦糊的小狗说:“锅烧干了,小狗被你弄死了,屋里还弄得污七八糟,妈妈能不生气吗?” 小白求恩若无其事地举着两只小手,笑嘻嘻的对妈妈说:“对不起,妈妈,我要像爷爷那样做一名出色的医生。爸爸告诉我,要从基本的知识学起,比如解剖。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用我心爱的小狗做实验,小狗死了,我也很伤心。” 小白求恩见妈妈还在生气,又说道:“妈妈,我已经说过对不起了,您还在生气。”他攥着妈妈的双手,做了一个鬼脸,撒娇的说:“妈妈,您只知道生气,您就不同情您的儿子吗?您看,您的儿子的试验条件多差啊!” 白求恩的话把妈妈逗笑了。妈妈用手指戳了一下白求恩的头,无可奈何地说:“你这个小淘气包,我拿你真没办法。” 这件事情发生在白求恩8岁那年。他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个像爷爷那样的好医生。20年后,白求恩不仅成了一位好医生,还成为一个为劳苦大众解除痛苦,毕生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伟大的共产主义者。
从伐木工人的身上感悟人生
白求恩上了大学以后,家里的生活大大不如从前了。他和弟弟两个人都上大学,学费都交不起了。怎么办? 为了挣点钱坚持上学,白求恩开始打工了。 他利用课余时间送过饭,在学校的食堂里当过招待员,还在轮船上当过烧火工。后来,他还当过几个月的记者和教员。可是,辛辛苦苦挣的那点钱根本不够交学费。 为了多挣钱交学费,白求恩决定去当伐木工人。他知道,当伐木工人很苦,而且很危险,可是没有别的办法,因为只有当伐木工人挣的钱才会多一些。 白求恩背着父母,一个人背着行李偷偷走进了大森林。大森林里渺无人烟,河流湍急,野兽出没,白求恩心中充满了恐惧。 白求恩在大森林里奔波了几天,疲惫不堪。这一天,他爬上了一道山梁,远远看到树林中间有一座用帆布和木板搭起的简陋的房子,还隐隐约约听到“咝咝” 锯木头的声音和一些人喊劳动号子的声音。他高兴起来,终于找到了有伐木工的地方。 白求恩擦着汗水,放下行李,来到伐木工中间,可是,那些伐木工围着白求恩,没有人理他,都把他当成了旅游者。白求恩什么也没说,知道是人家误会了自己,就拿起锯子和斧头干起了活。 一个大胡子伐木工走到白求恩身边,叉着双腿,用嘲笑的口气说道:“喂!有钱人,你应该放下锯子和斧头拿起猎枪……”说着,朝着大森林的方向努了努嘴。几个伐木工人也围了上来:“有钱人!你看清楚,我们都是苦力!”有的说:“把锯子和斧头放下吧,不要磨破你白嫩的手!” 白求恩耐心地对工人们说:“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穷学生,为了交上学费,来干活挣点钱。我初来乍到,不会干活,也不懂规矩,请大家多帮忙。” 工人们听了都不好意思地笑了,大胡子抱住白求恩爽快地说:“好样的,一个学生敢闯入大森林,有胆量。咱们都是苦命人,一起干吧!” 白求恩虽然是一个青年学生,但是,他非常能吃苦,干活特别卖力,从不偷懒,对工人们也挺好。特别是,对年长的工人很尊敬,有空还帮助大家学文化,写家信。白求恩与伐木工人们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晚上,繁星当空,朦胧的月光映照着大森林,微风吹拂着,远处还传来几声野兽的嚎叫声。伐木工人们劳累了一天,都坐在篝火旁吸烟、聊天。他们诉说着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的不平。 大胡子把烟头扔掉,悲伤地说道:“我失业以后,妻子和我离了婚,她带着孩子要过人的生活。起初,我恨她,可后来一想,她要过好日子有什么错?是我没有能力养活妻子和孩子,是失业使我失去了妻子和孩子,我恨失业!”大胡子眼里含着泪水,叹着气接着对白求恩说:“我这一辈子算完了,你年轻,能吃苦,将来会有一个好前程,可别忘了我们这些大森林里的兄弟啊!” 白求恩听了心里很感动,刚想说什么,一位年轻的伐木工又诉说了起来。他说,他的年老父亲被有钱人的汽车轧死了,母亲和两个妹妹没人养活,妈妈又病倒了,也没钱治病。说着,流下了眼泪。 听了伐木工人们的诉说,白求恩的心情很激动,也很难过。为什么这些受苦人过不上好日子呢?和伐木工人一起生活了一年,他开始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正像他后来说的,有机会到大森林里去,能与那些伐木工人成为朋友,才使他了解工人的苦难生活,才开始认识了虽然生产发达却极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这对他走上革命的道路,决心献身共产主义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年的伐木工生活给白求恩留下了磨不灭的印象,回到家以后,他把与几位伐木工人的合影挂在了家里最显眼的地方。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抗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1914年9月至1915年,白求恩曾参加加拿大远征军赴欧洲战场,在卫生营当战士,1936年10月又到西班牙支援那里的反法西斯斗争。1938年1月,白求恩受美国和加拿大共产党派遣,担任加美医疗队队长启程来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事业。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天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50岁的白求恩,从加拿大的温哥华率领医疗队于1938年1月初启程,经过22天的奔波,首先来到了武汉。 在汉口八路军办事处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白求恩见到了周恩来。白求恩从报纸上早就知道周恩来这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激动地握着周恩来的手,急切地说道:“我能不能直接到山西去呢?” 周恩来微笑着说:“你为什么要到山西去呢?” 白求恩认真地说:“我来之前就知道那里打了胜仗,是抗日的前线。我是个军医,应该到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去!” 周恩来非常赞赏白求恩的想法,但他稍微思考了一下,还是建议白求恩先到延安去,然后从那里再去前线。 白求恩在汉口等了将近1个月才出发去西安,从西安再到延安。 从汉口乘火车到山西临汾,在那里,白求恩遇到了日军飞机的轰炸。他眼看着许多老百姓四散逃跑,被炸死炸伤,他不顾安危,冒着炮火去救治伤员。 白求恩奔跑了一天寻找接应他的八路军,可是,八路军总部和卫生队已经撤走了。正在白求恩急得嘴上起泡的时候,特意留下接他的临汾站的民运科长认出了白求恩。很快,那位民运科长就集合了20辆大车,都装上了药品和医疗器械,护送着白求恩出发了。白求恩十分惊奇,怎么一夜之间就找来了那么多马车。民运科长笑着说:“同志,这里是八路军经过的地方,听说要送国际同志和药品器械去延安,都自动跑来了。” 白求恩感动、惊讶不已。 在去西安的路上,白求恩非常兴奋。他不在车上坐着,一会儿和车把式聊天,开玩笑,一会儿,跑前跑后照相。忽然,敌机飞过来,一颗颗炸弹飞过来,他的八路军军帽被气浪掀飞了,刚要去抓,他被气浪打翻在地。他亲眼看到,一位八路军战士为保护医疗器械而壮烈牺牲。 经过一个月的艰苦跋涉,白求恩经受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来到了西安,在八路军办事处,他见到了总司令朱德。朱总司令紧握白求恩的手,表示热烈欢迎。不久,白求恩到了延安,会见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一天傍晚,白求恩急急忙忙换上一身八路军的灰布军装,又从箱子里拿出一个皮夹,兴冲冲地来到延安的凤凰山下一座窑洞跟前——毛主席要接见他。毛主席身穿黑布棉衣,袖口和膝盖都打着补丁,神采奕奕的已经站在窑洞门口迎接白求恩了。 白求恩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快步走上前,向毛泽东行了一个西班牙的敬礼,毛主席紧紧握住白求恩的双手,微笑着连声说道:“欢迎你!欢迎你!” 白求恩走进简陋而整洁的窑洞,首先掏出那个皮夹,从中拿出一个小本本郑重地递给了毛泽东:“这是我的党证,一个加拿大共产党员向党组织报到!” 毛泽东庄重地接过党证,拉着白求恩的手高兴地说:“白求恩同志呀!你不远万里从加拿大大来到我们中国,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这是一种可贵的国际主义精神啊!” 白求恩坐在毛泽东身边,在一盏油灯橘黄色的微光映照下,亲切而热烈地交谈了起来,直到深夜。白求恩一再向毛泽东要求让他尽快到前线去。他说:“前线的八路军将士在流血牺牲,那里最需要我。” 白求恩还向毛泽东提出组织一个手术队的建议。他说:“这支手术队要在战地附近对伤员进行初步治疗,这样可以减少75%的伤员死亡。” 八路军卫生部本来打算让白求恩留在延安到卫生学校工作,毛泽东觉得白求恩的意见有道理。 白求恩又追着问:“毛泽东先生,你打算批准我到哪儿的前线呢!” 毛主席微笑着说:“你知道中国有一部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吗?那里边有一个花和尚鲁智深非常厉害,曾大闹五台山。” 白求恩想了想,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五台山在山西。我早就知道,山西是抗日前线。” 毛泽东说:“对!我们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晋察冀军区,这是八路军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白求恩又说:“在武汉我就听周恩来说,晋察冀军区的司令员叫聂荣臻。” 毛泽东吸了一口烟,笑着说:“你知道的还真不少啊!这个聂荣臻可不得了,五台山,前有鲁智深,后有聂荣臻,聂荣臻是新的鲁智深啊!” 几个小时不知不觉地过去了。白求恩怕打搅毛泽东,他知道,毛泽东有夜间工作的习惯,就起身告辞了。 夜,静静的,月光照得大地一片白。白求恩回到自己住的窑洞,久久不能入睡,心潮澎湃。他在那天的日记中写下了一句话:“这是一个巨人,他是我们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到前线去,到伤员那里去
1938年6月17日下午,白求恩身穿米黄色夹克,骑着一匹枣红大马,风尘仆仆来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的山西五台县金刚库村。村子里敲锣打鼓,欢迎的人群挤满了山村的小路。聂荣臻司令员亲自出来迎接白求恩。” 考虑白求恩年近半百,一路奔波十分辛苦,大家建议白求恩休息休息,可他一再要求马上去自己的工作岗位。在聂司令员的一再挽留下,白求恩才住了一夜。 白求恩被聘为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第二天就来到五台县耿镇松岩口村,这里是军区后方医院的所在地。 白求恩看不到伤员,就问:“这是什么地方?伤员在哪儿?” 军区卫生部叶青山部长告诉白求恩,这里是军区卫生部,伤员都分散在老乡家里。白求恩说:“不要在这儿停留,我应该到伤员那里去!” 叶部长说:“吃过饭再去吧!” 白求恩问:“开饭还有多少时间?” 当他听说还有20多分钟后,就转身向门外走去,要去看伤员。 叶部长伸手拦住白求恩恳切地说:“一路颠簸,你已经很累了……” 白求恩继续往外走,边走边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你们要把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而不是摆在客厅里供人欣赏的明代瓷瓶。” 伤员都分散在方圆60平方公里的老乡家里。白求恩每天天不亮就出发,踏着清晨的露珠,沿着山间的碎石小路,去给每一个伤员检查。他弓着身子,仔细询问,认真检查。大家看他眼里布满血丝,腰酸背疼,汗水直流,都劝他休息休息他总是不肯。白求恩每天要走几十里山路,给70多名伤员进行检查。在到松岩口军区医院的第一个星期,白求恩总共为520名伤员做了检查,在从第二个星期开始的一个月时间里做了147次手术,平均每天做5次手术。 白求恩发现,许多伤员从前线抬下来,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延误了治疗,甚至丢掉了性命。因此,他一再强调,在离前线尽可能近的地方救治伤员,以减少牺牲。他说:“医生在后方等待伤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医生的工作现在是在前线上。” 有一个著名的战地记者吴印咸拍摄的白求恩在离前线约10里地的一座小庙里救治伤员的照片,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珍贵的镜头。 那是1938年,白求恩在会见三五九旅王震旅长时,要求有机会到前线去抢救伤员。11月26日,白求恩真的接到了王震旅长的通知,部队即将在广灵公路打一场伏击战,要他率领医疗队前去。 冬天的雁北狂风呼啸,雪花飞舞,崎岖的山路上尽是坚冰厚雪。人不能骑马,120里的山路只能靠双腿走。白求恩和医疗队在风雪中急行军,翻过五座大山,按时到达三五九旅司令部,又立即赶往50里以外的前线。 急救站设在灵丘黑寺离前线约10里地的一座小庙里。 小庙孤零零地坐落在旷野路旁,没有庙门,佛龛已拆除,壁画犹存,虽无雕梁,却有画栋。白求恩和大家一起迅速布置好了战地手术室,庙顶绷了白布,用两张门板搭成了一个手术台。 战斗开始以后,伤员陆续送来。白求恩身着八路军服,袖子卷的高高的,胸前系着一条长橡皮围裙,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细边老花镜,连帽子都没戴。 手术紧张地进行着。在炮火声中,白求恩沉着细心,不时发出指令,手术器械不时发出轻轻的撞击声。手术一个接着一个的进行。 战斗越来越激烈,敌人越来越近。一颗炮弹在小庙附近爆炸,院墙被炸塌了一角,白求恩却若无其事。在微弱的豆油灯光下,可以看到白求恩的额头和鼻尖上都浸着汗珠,护士不时地为他擦拭着。 从黑夜到天亮,一个伤员被抬走,又马上抬来一个。白求恩24小时没休息了。卫生部的游副部长请白求恩休息一会儿,白求恩让护士擦了擦汗,又俯下身子,边做手术边说:“没关系的,战士们不也和我一样的吗?” 一个意外的情况发生了:麻醉药用完了。 怎么办?只好不用麻醉药动手术了。白求恩迟迟下不了手,手术刀拿在手里,他没有勇气下手啊!伤员咧嘴笑了笑说:“白大夫!你大胆做吧,我能顶住!”锋利的手术刀切开了伤员的皮肤,鲜血流了出来,伤员牙齿咬得咯吱咯吱响。白求恩也心疼得很,轻轻地对伤员说:“好孩子,坚持住!你是好样的!” 又一个重伤员抬上了手术台,不用麻醉药手术难于进行。可是,上哪儿去找麻醉药呢?在这紧急时刻,一个浑身是血的民兵闯进了手术室,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布包给了白求恩。啊!是吗啡!几十支吗啡!那个民兵一头栽倒在白求恩的怀里,他负伤了,大家赶紧把他搭上另一张手术台。 白求恩一手拿着白布包,一手揽着负伤的民兵,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原来,是游副部长四处打听寻找麻醉药,正好部队在打扫战场上的胜利品时发现了这些吗啡,赶紧派一个战士由熟悉道路的一位民兵带着来到这里。那个战士在半路上中弹牺牲了。 在这次战斗中,白求恩连续工作了40个小时,作了71个手术。他疲劳之极,腰都直不起来了。后来,白求恩在一本日记里总结道:在动过手术的71个伤员中,只有一个牺牲了。这大大超过了白求恩向毛主席做的保证,使75%的伤员免于死亡,创造了一个奇迹。
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精神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他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贯穿于白求恩的每一个行动,甚至他的每一句话。 有一次,白求恩在病房里看到一个小护士给伤员换药,发现药瓶里装的药与药瓶上标签名称不一致,也就是说,药瓶里的药不是应该用的药,这怎么行呢?如果要用错了,会出问题的。白求恩严肃地批评了那个小护士,告诉她,做事这样马虎,会出人命的。 白求恩用小刀把瓶子上的标签刮掉,并说:“我们要对同志负责,以后不允许再出现这种情况。” 小护士挨了批评,脸涨得通红,眼泪都要流出来了。白求恩心里很生气,但他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说:“请你原谅我脾气不好,可是,做卫生工作不认真,不严格要求不行啊!” 事后,白求恩向政委提出,要加强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才能把工作做好。 白求恩不仅用高超的医术救治伤员,他还主动提出,要办一所模范医院,亲自编写教材,亲自制作医疗器械,亲自为八路军医生上课,为八路军培训了大批的医务人员。这也体现了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千方百计改进工作。 这里,我再给大家讲一个白求恩发明“卢沟桥”的故事,这个故事也体现了白求恩千方百计做好工作,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 白求恩来中国是为了帮助我们抗日,他经常率领医疗队救治八路军伤员。很多时候,发生了情况需要紧急转移。可是,那么多医疗器械,用大车搬运很困难,麻烦不说,敌人马上就到,来不及迅速转移。为此,白求恩心中非常着急。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白求恩想了很长时间。 白求恩是一个非常注意观察事物的人。 1939年2月,白求恩应贺龙师长之邀,率东征医疗队到冀中。他经常看到老乡们出门都要在肩膀上搭上一个褡裢装东西。这种褡裢子是用比较厚实的布缝制的,前后是两个大口袋,分别装各种东西,出门办事买东西非常方便。白求恩反复观察和琢磨。他想,把老乡的褡裢子改造一下,搭在马背上不就可以装医疗器械了吗? 白求恩说干就干,很快做了一个搭在马背上的褡裢子。这一天,白求恩在打谷场上做实验;他把制作的褡裢子里装上医疗器械搭在马背上,让马在打谷场上跑了几圈。然后,打开褡裢子一看,不行。那些医疗器械都混在了一起不说,有的东西互相一撞击,都没法用了。 实验失败了,白求恩不甘心,他继续琢磨。 一次,白求恩又看见老乡赶着驴往地里送粪,驴背上驮着一个驮子。这种驮子很简单,两边是用荆条编的筐,中间用两根木棍连接起来,搭在驴背上,使用起来很方便。 白求恩又琢磨起来了,把这粪驮子改造改造能不能装医疗器械呢? 这天晚上,白求恩一夜没睡觉。他翻来覆去琢磨,要设计一个药驮子。他在纸上画了一遍又一遍,经过多次修改,天快亮的时候,终于设计出了一个药驮子。 白求恩设计的药驮子外形很像一座单孔桥,“桥” 顶是没有盖的箱子,可以存放各种夹板,“桥”的两边是各有三个抽屉的木制箱子,抽屉里用木板隔成几个小格子,可以放置各种手术器械和药品。在两个驮子上搭一块门板就成了一个简易的手术台。这种药驮子可以盛100次手术和500次换药用的器械和药品,实际上是一个手术室,一个换药室,一个小药房。而且,它携带方便,行动迅速,半小时就可以展开,15分钟就可以收起,放在牲口背上就是可以驮走。这种药驮子的发明,在战场抢救中非常有用。有人开玩笑对白求恩说,这项发明又可以申请专利了。 药驮子经过实验成功了,白求恩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卢沟桥”,一方面它像一座桥,一方面也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纪念。 “卢沟桥”的发明创造体现了白求恩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
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另一个突出体现就是他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他把八路军和中国的老百姓都看成比亲人还亲的人,认真细心地为他们治病,主动热心地关心和帮助他们,没有一个人不感激他,佩服他。 作为军医,白求恩经常为八路军伤员进行手术,往往需要输血。那时候没有正规的医院,更没有血库。 有一次,白求恩忙累了一天,差不多做了10个手术,到晚上很晚才躺下睡觉。 白求恩睡得正香,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警卫员小何一跃而起。一个值班医生着急的说:“一个伤员股动脉大出血……” 小何说:“你们处理一下吧,白大夫累了一天,刚睡着。” 值班医生为难地说:“情况很危险,伤员在昏迷中还喊着白大夫的名字呢!” 这时,白大夫闻声也披着衣服出来了,问明了情况,他迅速穿上了冰凉的棉衣,奔向手术室。 卫生部叶青山部长正在组织抢救。伤员因流血过多,脉搏已经很微弱,还发着高烧。 白求恩经过检查决定进行离断手术,但必须首先输血。几个医生和护士伸出了胳膊,但伤员的血型是B型,他们的血型不符。叶部长说它是B型血,可白求恩说:“你不是刚献了血吗?还是我来输吧!” 白求恩考虑伤员马上要进行手术,不容分说挽起了袖子,躺在伤员旁边一张床上,并说:“我是O型血,万能输血者!” 叶青山部长劝说白求恩,说:“你年岁大了,一天非常劳累,身体又不好,你不能输啊,我们要对你的健康负责!” 白求恩笑了笑,说道:“前方的战士为国家、为民族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在后方工作的同志拿出一点点血,有什么不应该的呢?” 白求恩同志的300cc鲜血流入了八路军伤员的血管,不一会儿,伤员脸上出现了红晕,血压也上来了。 叶部长让白求恩去休息,白求恩执意不肯,耸耸肩膀对在场的人说:“一个大夫能在自己的战友生命垂危的时候走开吗?” 白求恩坚持做完了手术,八路军伤员得救了。 1939年4月16日,著名的齐会战斗开始了。根据白求恩的意见,医疗队在离前线很近的温家屯一座关帝庙里布置了一个临时手术室。 伤员一个接一个送来了,白求恩整整一天没有休息。枪声离手术室越来越近,天快亮时,一颗炮弹在小庙附近爆炸,震耳欲聋,一股黑烟涌进手术室。白求恩仍然全神贯注地进行手术,护士不时为白求恩擦着汗水。 卫生部曾部长一再劝说白求恩赶快转移,说这是师长的意见。白求恩仍然低头忙碌着。曾部长心急的催促白求恩撤到后方进行手术,白求恩心情有点激动,说:“战士们没有离开阵地,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我为什么要离开呢!请你转告师长,要把我当成一名八路军战士而不是你们的客人。” 这时,又一发炮弹在手术室外面爆炸,小庙的一角被炸塌了,白求恩仍然镇静地进行着手术。 有一个伤员被抬上了手术台。由于伤势严重,伤员已经昏迷。白求恩小心地撕开伤员的衣服,认真的检查者:伤员的腹部有开放性的外伤,一段粘着泥土的肠子袒露在外边,大量出血,生命垂危。 白求恩认真、仔细的用盐水将伤员肠子上的污垢洗净,然后进行手术。白求恩发现伤员肠子上有10个裂口,失血很多。伤势这么严重,伤员仍然坚强、乐观的活下来,白求恩非常吃惊。从护送伤员的卫生员那里,白求恩了解到这位伤员是一位连长,叫徐志杰。在激烈的战斗中,徐连长中弹负伤,他咬着牙忍痛指挥战斗,在冲击中,他的肠子流出肚外,他用手把肠子塞到肚子里,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拿枪射击,在与敌人白刃格斗中,他与敌人厮打在一起,顾不着捂着肚子…… 白求恩为徐连长的英勇拼搏精神而感动,他说:“为这样的战士服务是最大的快乐和光荣”。白求恩用羊肠线把10个穿口和裂隙一个一个缝好,直到天快黑才把徐连长抬下手术台。一个医生走到手术台前要求换下白求恩,白求恩意外的同意了。可是,过了一会儿,警卫员小何到处找也找不到白求恩。原来,白求恩到病房里去看徐连长了。 小何跑到病房里,只见白求恩一动不动地抓着徐连长的手,见小何来了,连忙说:“你像这样抓住他,他正处在麻醉清醒前的烦躁状态,不注意会摔到地上。你替我一会儿,我这就来!” 小何以为白求恩去吃饭了,半个小时以后,白大夫提着一个用几根木头做成的床档回来了,招呼小何说,把这床档给他放上,就不会摔下来了。小何着急的问:“你没去吃饭?” 白求恩笑着说:“这是咱八路军的英雄,他的生命安全难道不比我吃饭重要吗?” 白求恩在紧张的手术中,每隔一个来小时就到病房中看一次徐连长,亲手给他做饭喂饭,并把许多营养品拿给徐连长。为减轻徐连长的痛苦,白大夫有时还亲自给徐连长点上一根烟。战斗结束后,白求恩让人抬着担架,让徐连长跟他一块走,随时照顾他。就这样,重伤的徐连长,28天以后,伤情大大好转,才送往后方医院。临别时,徐连长紧紧抓着白大夫的衣服放声大哭。他对白大夫说:“我没有别的办法报答你,只有在战场上多杀几个鬼子……” 白求恩不但精心地为八路军伤员医伤,而且,主动热情地为老百姓治病,感动了无数人。 有一次,白求恩在一个村子里检查八路军伤员的病情,在街上看见一个男孩子是个豁嘴。白求恩跟翻译郎林商量,说:“你看,这孩子浓眉大眼,挺漂亮,可惜嘴上有个豁口,给他做个整形手术吧!” 郎林笑着说:“可以是可以,不过,动刀子的事,要跟他父母商量一下才好。” 白求恩走到那个男孩面前,亲切地问道:“你的家在哪儿?领我们到你家去可以吗?” 孩子看白求恩黄发碧眼,人高马大,起初很好奇,当白求恩俯下身摸他的头的时候,撒开腿就跑了。 白求恩跟着孩子来到了他家。孩子的母亲看到一个洋人来了,有点莫名其妙。听说要给孩子做整形手术,她不知道什么是整形,什么是手术。翻译向她解释以后,她才疑惑地问道:“孩子的豁口是从胎里带来的,能治好吗?”郎林告诉她,白求恩医术很高明,没问题的。男孩的母亲听了以后,高兴地说:“早就听说八路军里有一个洋大夫,是个活菩萨,要是能把孩子的豁嘴治好,那敢情好。” 手术很简单,进行的很顺利,不几天就拆线了。孩子的父母又高兴又感激,给白求恩送去一篮子红枣和柿子。白求恩也很高兴,但说什么也不收他们的礼物。他说:“我是八路军的医生,给孩子治病是应该的,要感谢就感谢八路军吧!” 在尹庄有一对年轻夫妻尹创和刘典,他们3岁的女儿头上长了一个疔疮,总也治不好,越来越厉害,流脓不止。聪明伶俐的孩子小脸蜡黄,眼窝深陷,越来越瘦。正在这对年轻夫妻发愁的时候,孩子的姥爷捎信来说,八路军到了他们村,听说有一位高明的大夫,让把孩子带去治病。夫妻二人抱着孩子急忙赶往姥姥家。 事也凑巧,白求恩正好在村里碰见了这对夫妻,见他们抱着孩子,孩子还直哭。白求恩估计是孩子生病了,就拦住了夫妻俩。翻译不在,白求恩用手比比划划的,夫妻俩也不知是什么意思,就喊起来:“快来人啊,有人要抢孩子!” 白求恩也有点莫名其妙。正好,村里有人看见了,才告诉这对夫妻这“抢孩子”的,正是他们要找的八路军大夫。 白求恩给这个小女孩动了手术,几天后,又冒着雨去给孩子换药,很快疔疮就治好了。 孩子的父母不知道怎样感谢白求恩,商量了半天。他们得知白大夫从来不收礼,孩子的爸爸忽然想出了一个感谢白求恩的主意,她对妻子说:“白求恩大夫说让咱们感谢八路军,我看感谢他的最好办法就是参加八路军。”妻子也很同意,说:“人家白求恩大夫是个外国人,还诚心诚意帮助咱们打鬼子,咱们更应该了。你放心去吧,家里有俺呢!” 孩子的爸爸尹创真的当了八路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