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未来,到底是“计划”还是“市场”?_7.新时代资料_蓝星新时代网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时代-社会与哲学资料集 > 7.新时代资料 > 详细内容
我们的未来,到底是“计划”还是“市场”?
发布时间:2018/12/23  阅读次数:5852  字体大小: 【】 【】【


我们的未来,到底是“计划”还是“市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思索


  北山浮生  北山浮生谈古论今  今天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大多数中国人耳熟能详,但又没有搞清楚其含义的两个词。

   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时间关口,辨析这两个概念的真正含义,不仅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改革开放,而且具有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不仅关系到中国的明天,可能还关系到世界的未来。

  根据主流舆论形成的历史观念,二战之后的历史,可以看做是以USA为首的市场经济与以USSR为首的计   划经济两种模式相互博弈的过程。博弈的结果,市场经济大获全胜,计划经济随着USSR的崩溃被扫入历史垃圾堆,中国则从计划经济的阵营转投市场经济阵营,开启了改革开放进程。

  因此,大多数人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计划经济是落后低效、生产力匮乏、贫穷的代名词,市场经济则是富裕、高效、生产力发达的象征。

  然而,这里面存在一个未解的疑问:既然计划经济存在这么严重的问题,为什么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这么多国家受其“蛊惑”?这么多聪明人,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前面的火坑,还一头往里扎吧?

  如果时间回溯几十年,那时人们对于两种模式的观感与现在大相径庭。即使是在美国,看好计划经济模式的人也大有人在。

   我们都知道,美国金融霸权的基石来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吊诡的是,根若干年后披露的文件显示,这一体系的缔造者,时任美国财政部特别助理的哈里·怀特,居然是计划经济的热烈拥护者。

哈里·怀特

美国冷战战略的实际制定者,1953年-1959年担任美国国务卿的杜勒斯,对于市场经济的信念,也远远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牢固。

杜勒斯曾老老实实地承认,共产党国家已经在生产增长上超过了美国,他说,“这就是共产主义在许多地区产生极大吸引力的原因之一,在那些地区,‘解放’、‘自由’和‘个人尊严’的口号几乎毫无吸引力”。他在1954年8月的时候表示:“我个人开始相信,如果我们不能用一些方法在提高生产水平方面超出共产党的那种大规模努力的好几倍,要阻止世界上许多地区落入共产党控制之下将是非常困难的。”

  

杜勒斯

那么,更大的疑问出现了:计划经济到底有什么魅力,这些最顶尖的聪明人都为之倾倒?它有这么炫目的光环,为何又在实践中走向失败?

主流经济学家对此的解释是,市场才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手段。除此之外,一切对市场的人为干预,都是对市场的扭曲,都会导致效率下降。如果你继续追问什么是“市场”,他们一定会提到亚当·斯密的“看不见得手”。

那么,到底什么是“看不见的手”?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之间的本质区别到底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了。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诡异的情况,其实源于人们的认知方式存在巨大的误区。

在本公众号文章(世界观革命的历程(二)——牛顿阴影笼罩的世界说过,绝大多数人还活在十七世纪的牛顿的阴影之下,也就是活在牛顿世界观中。

牛顿世界观又被称为机械世界观,其中重要的三点,就是还原论、本质论和时间无关性。

所谓还原论,就是相信任何一个复杂系统都可以分解为简单的部分,只要了解了每一个部分,就相当于认识了整体。

所谓本质论,相信任何事物都存在一个不变的本质,个体的差异与不完美,是相对于本质的畸变。

所谓时间无关性,来自于经典的机械运动系统不区分过去与未来,在任何一个时点,将物体的运动方向取反,则会“倒演历史”。于是,时间成为一个不重要甚至无关的变量。

  根据上述三点,如何理解“看不见的手”呢?

  根据还原论,一切经济活动,可以拆分为三个基本要素:供给、需求以及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供给和需求都被看做个人化的行为,相当于牛顿力学中没有大小没有结构的“质点”,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实际上研究的重点,就是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

  那么,怎么才能实现供需之间的连接呢?

首先是实现供需信息匹配,说白了,就是让买家找到卖家,或者卖家找到买家。然后实现交易和商品的配送。用更简练的语言表述,就是供需双方的三流交互,三流分别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

其中信息流是后两者的基础,也是经济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

  但是,买家和卖家的出价各不相同,所有人都希望获得最大收益,也就是买家希望找到最便宜的卖家,卖家则希望找到出价最高的买家。那么,就要让买家和卖家的信息在同一个市场中扩散,实现信息的完全对称,也就是每一个参与者都获得完全信息。俗话说的“货比三家”,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这段话看起来简单,其中蕴含着主流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理性经济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有时也被称为完全竞争假设,因为每个人掌握完全信息依靠信息的扩散,而信息扩散是通过竞争机制实现的)。

这就意味着,这些市场的参与者如同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的三体人一样,共享完全相同的心智模式,并且对于市场如同上帝一样“全知”。

主流经济学还有第三条假设:市场出清假设,也就是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供需一定会达到平衡,没有货品囤积也没有未被满足的需求,市场完全出清。这条假设来自经典热力学: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一个封闭的热力学系统一定会达到热力学均衡。而这条假设的前提,则来自于时间无关性的信念。

整个新古典经济学大厦,就建设在这三个支柱之上。

  是不是很难想象,主流经济学家们心里关于经济的几乎全部信念,居然都是建立在如此荒谬的三条假设之上,新古典经济学大厦如同建设在流沙之上的城堡。

  真实的经济系统是个复杂系统,从数学上很难求解,于是经济学家们为了方便,进行了一系列简化,其目的不是描述现实,而是为了能够得到一个结果。至于这个结果距离真相有多远,他们似乎并不是很care。

密歇根大学的政治学家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对此有句精辟的论述:

“在我看来,理性选择的研究方法之所以成为主流,并不是因为学者们认为这个方法是符合现实的,相反,正是这一方法不切实际的地方破坏了它作为一种建议基础的价值。其实,理性选择假设的真正优势在于,它使推理成为了可能。”

  在上述近乎荒谬的假设之下,市场才能够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 既然假设大概率是不成立的,市场的作用是否靠谱,就很值得打个问号了。

  对理性经济人假设批判的声音,自从古典经济学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出现,一直没有停歇,在21世纪渐成主流。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一个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他的贡献就是从心理学上证明大多数人在经济活动中是非理性的。

丹尼尔·卡尼曼

既然个人的决策很难理性,如果存在一个理性的决策中心进行合理的决策,那么资源配置效率不就高了吗?这是计划经济被很多人拥护的重要原因。但是一说这个原因,就远远超出经济的范畴,扯到自由意志,进而上升到意识形态命题,然后就是政治立场批判。在有限的篇幅内很难说清。

从根本上说,导致非理性决策的主要原因,也是信息不完全。因此本文讨论的重点还不是讨论理性经济人的问题,而是完全信息的问题。

主流经济学家们当然也承认,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但是他们认为,如果市场是充分竞争的,任何不对称都会在竞争中被逐一消灭。在足够长的时间后,总会实现完全的信息对称。

但是,这个足够长的时间到底是多长?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从来都是视而不见。

  在市场中每一刻都在涌现大量的新信息,在原有信息还没有实现对称的情况下,大量新信息又涌现出来,因此每个人都实际处在有限信息的环境下,所掌握的信息不仅极其有限,甚至存在错误或扭曲。

因此,真实发生的实际情形是:绝大多数人在有限信息下进行非理性决策。主流经济学描述的情形,可能发生在三体星而不是地球上。

他们不会是三体星人派来的卧底,专门忽悠地球人的吧?  

市场经济如此不靠谱,计划经济难道就靠谱吗?

其实,两者不靠谱的程度几乎是同一个量级,而且来源也几乎一样。

还记得牛顿世界观的三个基本要素吗?还原论、本质论和时间无关性。市场经济的荒谬就是来源于此。而计划经济也是建立在一模一样的牛顿世界观之下,因此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计划经济同样是用还原论,将经济分解为一个个的供给、需求以及两者之间的连接。它的基本假设是:经济系统一定存在一个最佳的匹配方案,因此如果建立一个掌握完全信息的决策中心,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就可以实现供需的精准匹配。

然而,这个决策中心所能搜集的信息极为有限,而且存在时间滞后性,因此决策往往是不能反映真实的供需状况,造成各种资源错配。

  非要把有限信息硬给当成完全信息,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出错的根源。从理论上看,市场经济理论的错误还要更大一些,因为要求市场中每个人都要共享同样的心智模式,还要掌握完全信息,无论怎么看,都比一个掌握完全信息的决策中心更加不靠谱。

  但从实际情况看,似乎计划经济的问题更加严重。这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杜绝了竞争,而竞争是经济的活力之源,在排除竞争的情况下,系统迅速走向熵增的不归路;

其二,计划经济的每一次决策涉及的经济通量更大,因此影响也就更加明显,而且决策周期比较长,出现错误也很难纠正或者严重滞后,进一步放大了资源错配造成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的模式下,虽然每个决策都称不上是理性决策,但是决策周期相对较短,能够根据市场的反馈快速迭代,因此能够在调整中不断修正。

作为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的主流经济学虽然问题很大,但是误打误撞中符合了系统演化的逻辑,使得经济系统在演化中不断发展。计划经济则把经济系统当做机械,制定刚性的计划,与演化中的经济系统严重脱节。

  这是与主流大众的观感相符的。

  改革开放的本质,是打破了原来机械刚性的计划,让中国的经济走上了系统演化的发展道路。

  然而,当世界从工业时代跨入信息时代,事情开始悄悄地起了变化。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最大的瓶颈,实际上都集中在难以采集供需信息这个瓶颈之上。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乃至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信息采集已经越来越不是问题。

  在大数据和算法匹配技术之下,供给需求之间的连接,已经从传统的“人找货”,逐渐变成了“货找人”。换句话说,其实已经越来越不需要需求侧的消费者做出太多决策,AI算法可以直接匹配他所要的商品和服务。

随着技术的发展,经济系统的运行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信息匹配效率的问题。信息的精准匹配,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哪种模式成本最低,就会成为优胜者。

  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匹配系统。互联网中发送的信息都是被封装成一个一个的报文,以报文为单位进行传输。如果对每一条单独的信息都生成一条报文单独发送,那么资源消耗就太多(可以理解为成本太高),因此发送节点通过某种方式将许多条报文封装成一个大报文一次发送,然后在接收节点解封装后,把每条报文发送到目的地。

  可能有人会问,这是在虚拟网络世界发生的事情,跟现实有啥关系呢?

其实,这种模式非常类似前些年曾经火爆一时的团购,或者如今风头正盛的拼多多。

团购或拼多多的本质,就是分散的小订单集合为一个大订单,厂家根据大订单集中安排生产,整个过程中效率提升,成本下降,因此可以获得更低的价格。拼多多利用用户关系链拼团,效率比传统团购更高。

如今正火爆的社区电商,除了实现订单聚合之外,还进一步实现了物流聚合。社区订单形成后,商品直接打包成货柜,从厂家或产地一次性发货到消费端,理论上可以达到目前最低的销售价格。

社区电商中关键的角色“团长”,就相当于网络通信中实现报文聚合的节点——路由器。

                      

社区电商

供给侧能够越来越精准地获取需求侧的信息,安排大规模生产和交付,你说这是计划呢?还是市场呢?

随着这种情形的发展,计划经济所说的占有完全信息的决策中心将会逐渐逼近现实,基于交易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平台实际上干的就是这事。而市场经济所假设的“理性经济人”却并没有出现的可能。

相对于机器,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极为有限,即使用技术手段将信息呈现在你面前,你的大脑也只能处理有限信息,甚至反而因为信息过载导致有效信息更加局限。

大家都听说过“选择恐惧症吧?当选择有限的时候,我们还能做出选择,当选择太多的时候,反而无法进行选择。可能我们将来会求助于AI助手帮我们选择,而AI助手本质上就是大数据平台。

所以就得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论:主流经济学家们所说的“市场经济,如果真用技术手段实现了,它跟计划经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区别。

  这个事情可不是我在这里瞎逼逼,站在商业前沿的企业家们,已经开始不约而同地思索这个问题。本公众号的文章(马云和刘强东不约而同开始谈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意味着什么?曾经提到过相关内容,而拼多多的创始人黄铮在自己个人公众号上写的文章(市场多一点,还是计划多一点 - 关于供给侧改革的一点想法),说得非常直白:

  存在着大量的可能性,拿时间和空间的的统一来换取整体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抽象来讲,存在一个通过推动需求流通侧更多地采用计划,以此来推动供给侧打破滞后的大规模计划生产,实现中小规模批量“定制生产”的半市场经济的可能,即:

  用需求流通侧的半“计划经济”来推动实现供给侧的半“市场经济”。

  

在同一篇文章中,他进行了进一步解释:

假设我们能让前端消费者多一点耐心及和其他人协调的愿望,放弃一部分所见即所得、现在马上要的冲动,那么我们就有机会利用人和人推荐、人和人之间关系、兴趣的相似点,做人以群分的归并,把每个人个性化的需求归集成有一定时间富裕度的计划性需求。这种需求的归集程度也许没有像沃尔玛这种半年期的批量订单那么大,但也是够让工厂一条产线经济地运转。这样我们就有机会把一个大的沃尔玛订单拆成50个小的批量订单,后端的生产也就可以摆脱对沃尔玛的依赖,改变原有授权产商全量计划生产的模式,进而由几十家有生产能力的厂商来市场竞争,这个按各种不同需求归集的50个批量订单。


  如果能够这样做,那么流通侧线上高度市场化和生产侧刚性计划的矛盾也就能缓解。取而代之的是,更多计划性的需求和更多市场的供给侧相融合。前后端信息会更全面的打通,消除需求和生产的错配,更是帮助我们传统的生产摆脱对传统类沃尔玛商超的依赖,能在需求的差异化批量归集中找到自身的差异化,实现真正的供给侧变革。从刚性走向柔性,从同质走向有差异有特色,从滞后的计划走向与需求同步的半市场化。


在很多人眼里,拼多多只是一个低端的假冒伪劣集散地,社区电商也高不到哪里去,是图便宜的广场舞大妈们的线上菜市场。

但是俗话说得好,“tg不土,战斗力5  ”,正因为它土,才最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在表象的底层,是对经济本质的深层思索。

  经常听到有人批评说,美国的企业搞技术创新,是实打实的,中国的企业搞模式创新,技术含量不高。但是换个角度思考,技术永远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模式创新可能才真正是关系到长远未来的探索。阿里、美团、拼多多、小米等企业,已经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成为供给侧改革的试验田,再加上“一带一路等对外战略的实施,新一轮更加触及本质的“改革开放”正在渐露雏形。

中美贸易战乃至中美博弈,是近期的热点。我们仍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所谓大国博弈,各种表面的花招之下,归根结底还是经济模式的比拼。

美国社会在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控制下,很难进行实质的模式突破,技术再高也不过是在术方面的提升,“有术无道,仅止于术”,中国在"黑猫白猫"的实用主义路线之下,又同时拥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经验,反而更能放下包袱,探索一条真正面向未来的发展之路。


  蓝星新时代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