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新时代网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站内
|
资料图:美军U-2部队
有这样一个将军,已经故去多年,很少有人再说起。
2014年初,当一部由总参信息化部制作的《走近王诤》电视专题片发放到总参系统部队后,立刻在军中引发一股“向王诤学习”的热潮。
王诤,曾经的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将军衔。
王诤,我国我军无线电通信、无线电侦察、新闻广播、气象雷达、电子对抗、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等领域的创建者,是唯一入选中国100年科学家辞典的高级将领。毛泽东称他为“红军无线电鼻祖”。
王诤,从1930年加入红军到1978年离我们而去,为人民解放和国家强盛立下赫赫战功,因为保密需要,其姓名和业绩长期不为人知的传奇军人!
看了《走近王诤》中素描的那些故事,无数官兵为之震撼。许多人感叹说:“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死去。王诤将军是那种永远都会活着的人!”
那些为党、为国、为人民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历史不会忘记,江山不会忘记。
让我们跨越时空,拜访这位堪称精神高地的共产党人吧!
跟党走——忠贞追随
王诤原名叫吴人鉴。1909年5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戴溪乡井桥村。
1928年,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王诤报考了当时负有盛名的黄埔军校,学习最新的无线电报务技术。
1930年底,在第一次反围剿结束后,他主动要求加入到红军的行列。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参加红军的第四天,毛泽东、朱德就接见了他们。这可是红军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与他亲切交谈,告诉他“共产党和红军是为穷苦大众服务的”。毛泽东鼓励他,“用无线电技术为人民大众服务”。
这一年,他21岁。为纪念获得新生,他给自己取了个新名字:“王诤”。他参加红军仅十几天,就被任命为红军无线电队队长,随后又被任命为红军无线电大队大队长、红军无线电总队总队长。
第二次反围剿战役中,王诤的电台大显神威,保障红军一举歼灭国民党第28师,五战全胜!毛泽东为此兴奋地写下“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豪迈诗句。
在四渡赤水的关键时刻,为实现毛泽东“声东击西”的作战意图,王诤以单部电台伪装“总部发报”,诱使敌人信以为真,让红军一举摆脱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圈……
从转战陕北,到百团大战,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多少次面对敌人的破坏、战火的洗礼、特务的威胁、艰苦的考验,王诤一如既往忠心耿耿。
开新路——冲锋在前
看了《走近王诤》,方志英内心充满敬仰。
作为总参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她尤其钦佩王诤在科学创新上的作为与成就。“今天中国所有的与电子信息产业有关的领域,都是由王诤领导开创的。真了不起!”
一个人开创一个事业,难!一个人开创一大批事业,更难!然而,这两样,王诤都做到了。从开创红军电台通信开始,王诤就一直在创业、创新、创造。
无线电侦察,是在“第二次反围剿”时开创的。“知己知彼”的甜头,一下子推开了一项事业。从此,红军也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新闻广播,是在党中央、红军急需向全世界发出自己声音时应运而生的。王诤在最简陋的技术条件下,为这项事业开创了崭新平台。
气象雷达、电子对抗、航空航天、电子工业……在新中国历史上,王诤是这些事业当之无愧的创立者、推动者、领导者。甚至,他还是《参考消息》的创办者。
战火纷飞的条件下,我军迫切需要创办一座自己的通信材料厂。
在延安,王诤就和战友一起,从战场上缴获的破飞机、旧汽车、旧铁轨中找原料,去老百姓家中收集散存的银、铜、铁、锡等金属……工厂建立不到一年,就已经能够成批生产5瓦、15瓦、50瓦、500瓦等无线电收发信机和永磁式有线电话交换机了。
自己能够生产如此先进的设备,这对保障党中央、中央军委与全党全军的联络,是多么重要!毛泽东感动之中挥笔题词:“发展创造力,任何困难可以克服,通信材料的自制就是证明。”
1944年,美国希望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气象观测通信网,保障空袭日本时的飞行安全。中央军委把这件事交给王诤。美国人说,必须由美军派人带设备到各地去建立气象站。王诤与美军代表进行谈判,坚持自己的立场,最后终于达成这样的协议:气象观测人员由我方选调,由美军训练,通信网由我方组建,观测器材由美方提供。由此,我们党的气象事业开始起步。
上世纪60年代初,U2高空侦察飞机频繁深入我国内地侦察骚扰,如入无人之境。
王诤临危受命,负责以技术手段击落它。他和张履谦等技术人员一起,制定出了“以干扰抗干扰”的作战方案, 先后打下了5架!从此,U2再也不敢进入中国的领空。
1951年的一天,王诤接到了一封电报,要求他“火速去朝鲜前线解决难题”。当天晚上,他就带人上了火车。当时去解决的就是雷达抗干扰的问题,那也是他第一次见到雷达的模样。王诤意识到,这东西未来战争中将发挥大作用,中国必须搞起来。
1959年,以朝鲜之行的技术积淀为基础,王诤就在通信兵部成立了一个电子对抗部。
1963年,王诤被任命为第四机械部的部长。此部后来改名为电子工业部。着眼开创一项全新事业,王诤当时提出了24字方针:“平战结合,以战为主;军民结合,以军为主;寓军于民,以民养军。”
电子工业部的老部长张挺说:“王诤亲自组织研究了许多重大的具有战略性的产品,当时从连、排、师、团电台一直到军以上的电台,都是王诤同志亲自组织研制的。”“半导体化、小型化这都是王诤同志的功劳。”
王诤只在黄埔军校学过一些电台通信知识,但后来却开创和建立了那么多的科技事业,靠的是什么?总参信息化部政委卢胜军说,他有三个特别突出的品格:爱学习,如饥似渴;敢创新,带头冲锋;不怕苦,亲自苦干。
守本色——朴素清廉
王诤一直都在重要岗位、核心部门,又深受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信任,管人、管钱、管物都能一言九鼎,权力很大。但他自律意识极强,从不滥用职权,永葆人民本色。
通信兵部的老主任崔伦回忆,“我进入通信队伍的第一天,就见到了王诤同志。他当时穿一身破旧衣服,很不起眼,谁也不注意他。怎么一点不像个大官的样子呢?”
住房、用车、吃饭,在当今是社会上追逐的热点。但在王诤眼里,它们是一片禁区。
解放以后,组织上给王诤在城里安排了一个四合院。王诤却搬进了离工作地点最近的“筒子楼”。王诤的长子说,那个四合院在城里,但“筒子楼”在通信部的大院里,当时父亲工作非常繁忙,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路上,就带全家住到了“筒子楼”里。后来从华东军区又调了一名干部,他们家没有住房,父亲又将家的一半让给了这名干部,我们家子女比较多,所以从小都住上下床。
当时,根据他的职务需要,上级给他配的是部分高级干部才能用的吉姆车,数量不多。王诤的司机史怀彬记得,王诤在刚调到国防部五院时就讲:“咱们这部车留给通信部吧,他们车辆少、车况也不好,五院给什么车咱们就用什么车。”最终王诤硬是把车留给了通信部。
请客吃饭,人之常情。有一次要和主管电子工业的王震副总理吃饭,钱怎么出?王诤说,参加吃饭的每个人都拿点钱,我当部长拿20,副部长每个人拿10元。原电子工业部军工司巡视员李书训回忆,王部长作风很朴素,是真正的工农作风啊!工作、生活、感情上,都是一样。当部长时,夏天连个扇子都没有,热了,就拿本子扇一扇。
王诤对自己要求极严,近乎苛刻。但对群众、对人才、对年轻人却特别关心和爱护。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说,“他对老百姓好得不得了!给我们带来的是解放军的好的作风,又特别能吃苦,不怕困难,让我们印象深刻。”
全国刚解放时,王诤听说有100多名从国外学成回国的高级知识分子滞留在南京、上海,马上派人将他们接到北京。王诤说,“人才永远是最宝贵的财宝。”张履谦从清华大学毕业,分配到通信兵部。王诤亲自接待,对他说,小伙子,你的困难我解决,专心搞出好东西!张履谦一听,干劲上来了。刻苦钻研当时最需要的雷达技术,在朝鲜战场上解决了雷达抗干扰的问题。1952年,王诤又向军委请求,成立全军雷达干扰与抗干扰领导小组,由张履谦任组长。王诤的信任、关爱与支持,激励张履谦奋斗了一生,后来成为“两弹一星”测控工程的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王诤也有缺点。他对自己的缺点又是怎么看的呢?
与王诤相处多年的原中央军委无线电总台报务主任艾平说,王诤特别喜欢打篮球、排球、乒乓球,是个老球迷,劲头大得很,但是他打赢了,高兴得了不得,像个小伙子一样能蹦起来。要是输了,他会发脾气,会耍赖。王诤因此做过自我批评。他说自己有点个人英雄主义,大家看到不对头就使劲敲打。
艾平感叹:在王诤身上,你能看到一个共产党人的坦荡真诚。
当公仆——鞠躬尽瘁
总参谋部“90后”女战士张娜说:“王诤是个大官、大将军,是我们景仰的人。他没有刻意当大官,但却是全力以赴干大事。”
王诤从加入红军起,就身居领导岗位。在党内,是中央委员;在军队,是军委委员,副总参谋长;在国家机构中,当过四机部电子工业部部长、邮电部党委书记。但王诤更把自己看成实干的普通一兵,负大责任、做大贡献,拼搏至死不回头。 1941年,延安有一个神秘的“红色电信沟”。那就是王诤的杰作。历经艰难,他把无线电台发展到12个分队,以此为龙头形成了党台、战报台、战略台、情报台等“八台八网”。到抗战结束时,红军的电台已有700多部,为抗战胜利立了大功。毛主席说,要给王诤发一个大的勋章。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是搞导弹的。要人才、要器材、要做发动机、要原材料、要电子元器件,一切从零开始。王诤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到这上面,做了非常艰苦繁重的工作。今天的航天人,没有人不钦佩他的。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到1977年,他的身体就不好了。多次被送进医院。王诤却把病房变成办公室,拼命工作。秘书劝他,劝多了他就生气,提高嗓门说:“怕什么!不就是死人吗!”
在病房里,王诤写下了长达5000字的报告,上报给中央领导同志。他在报告中说,研究新的电子技术产品装备部队是当务之急;随着通信手段和加密技术发展很快,通信与机要要协调发展;各军兵种特别是空军与海军之间雷达资源浪费、情报互不相通的问题要解决……
1978年8月13日,王诤去世,享年70岁。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mil.m4.cn/2014-06/1235607_2.shtml
蓝星新时代网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站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