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乡镇_2.新时代之路_蓝星新时代网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时代-社会与哲学资料集 > 2.新时代之路 > 详细内容
中国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乡镇
发布时间:2012/7/6  阅读次数:17076  字体大小: 【】 【】【
  
        

             周家庄乡——中国目前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乡镇

  
  
  
         从1958年算起,晋州市周家庄人民公社已经存在了51年,周家庄乡也成为中国目前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乡镇。
  
        2月11日,记者专程进入周家庄实地采访。
  
        万人大乡无人外出打工
  
        车出石家庄往东大约3小时,穿过杂乱喧嚣的晋州城区,就到了周家庄乡地界。村庄静谧而整洁,不见丁点垃圾,连北方农村常见的狗都难得一见。顺着水泥公路,大街两侧的楼房均为二层平顶小楼,新旧不同,但都规格相同、布局统一,在统一的门楼两侧,光秃秃的柿子树在早春阳光照射下泛着新绿,与大红对联相互映衬……
  
        走进村子,在离乡政府大约300米远的路边,有一户人家正在翻盖新楼,地基打了一半,记者停住脚,与主人攀谈起来。这位姓雷的社员说:“房子旧了,社里批准翻盖新的。”记者询问道:“还没出正月,大街上见不到人,是否都外出打工去了?”听到问话,老雷笑了:“哪儿呀!我们这儿可没有人外出打工,大家都在公社的企业和生产队里上班。”“就这样,全公社劳动力还不够使呢!每年都有临近乡镇的人到我们这里上班呐!”旁边一位帮忙盖房的社员插话道。
  
        社员们的话并没有掺假。在周家庄乡政府大院里,记者碰到了乡党委副书记王月双,说起基层干部头疼的农民就业问题,王月双显得非常轻松,他笑着说道:“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我们这从来就没有过!”记者了解到,周家庄乡10个生产队一共有13012人,其中男女壮劳力6240人,除了小部分农民主动要求自己经商单干外,其他人全部在乡里的集体工厂和农业社上班务工。目前,周家庄乡阀门、印刷等集体企业,吸收了大约4000个劳动力,而参加农业就业人数是1400多人。周家庄乡党委秘书王海涛也告诉记者,在周家庄乡,青年人离开学校后,乡里都统一组织封闭培训,合格后再由乡里统一调配到各企业或农业社上班。“除了当兵上大学和干个体的外,我们乡的年轻人全部在乡里上班,由乡农工商合作社管理调度!”站在乡政府门口,个子不高的王海涛笑眯眯地告诉记者。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这里除了挂着“乡党委、人大、政府”的牌子,还有一块大木牌,上面写着“周家庄农工商合作社”几个大字,王海涛说那是周家庄乡的“下蛋金鸡”,去年实现了纯收入  1.3亿多元。

                                   中国目前唯一的“人民公社”

                   发布时间:   2006-10-09             来源:   梅州日报

        从1962年至今,河北周家庄人民公社已经存活了44年,那里的许多社员仍依赖着集体计划经济生活,记工分,分口粮,集中耕作,统一分配是周家庄的主要劳动形态。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周家庄去年的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余元,而全国农民的人均收入是3255元。虽然从统计数据上显示,这个目前惟一存活着的“人民公社”仍具有着一定的活力,但人民公社党委书记雷宗奎仍觉得集体经济缺乏相应的积极性。

        在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中,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何去何从,依旧是个问题。

        不自由的工分制劳动

        8月31日的傍晚,周家庄第四队的张顺扛着大锄等在白菜地旁边,与几个同队社员正在聊天,等地里的妇女把白菜全部砍完,他就和其他几人平整菜地。“在这里,自己不能选择,队长叫你干什么活就得干,否则就要扣工分。”张顺说。

        周家庄一切劳动计算都是以工分为标准,看大门的、修拖拉机的、开车的,甚至包括公社干部、队长的工作都要到年终按工分进行收入分配。周家庄对不同的工种进行了372项细分,每项劳动的单位劳动量所得工分一目了然。每项工作所达到的要求也进行了具体规定。

        每次上工,队里的会计都会记账,到年底统一结算。当年全队总收入除去合作社一年中支出的生产资料成本、水、电、口粮款以及集体公积金等,算出每个工的工值。四队去年平均每个农业工值35.5元。社员张顺全年算下来出了340个工,纯收入11000多元。

        在集体所有制下,一切听队长安排。队长是生产队的权力枢纽,每年春天决定当年的生产计划时,几乎都是队长一个人安排,报到合作社一般也不会做大的修改。

        强留公社的雷金河

        周家庄细密工分的最初制定者是雷金河。直到2001年去世前,他一直是周家庄的灵魂人物。也是在他的坚持下,这个公社才没有在1982年消失于全国的家庭承包制中。

        1953年,以雷金河为首的一班人制订了“干多少活、记多少分”的规定。当时,这样细致的“定额管理”异于全国其他公社。1954年周家庄公社的出工数量比1953年增加了52%。为此,雷金河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成为典型被称作“冀中一杰”。

        1978年,雷金河发现国家对棉花存在着巨大需求,他让全公社少种粮,多植棉。周家庄1980年的棉花产量比1978增加了4.8倍。在1979年底,周家庄不仅还清了文革时的债务,集体还有161万元盈余。国家领导人再一次到周家庄来视察。

        即使到现在,周家庄的社员对雷金河还带着难解的感情。现在的公社党委书记雷宗奎是雷金河的孙子。他很清楚爷爷对集体经济的感情。

        1982年,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是农村的主要形式。周家庄当时除了一两户之外,其他的社员都不愿分地到户。

        但民意还是受到了各方的压力。据一名社员说,河北省在任命一名县委书记时,指派的任务就是要将周家庄的土地分掉,河北省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刘增玉说,当时雷金河找到时任河北省长保证:“如果干一年,我们没有其他公社好,我们就将地分了。”这样,周家庄的人民公社才得以保存。

        坚持20余年的农民福利

        从1981年开始,周家庄的家家户户已免费使用上了自来水。次年,公社开始对年满65周岁的老人实行养老津贴、对孤寡老人实行五保等福利政策。“如今这些福利政策还在执行。”社员梁民志说“将来老了,每月还会有30元的生活补助。”

        周家庄的村镇建设还有一个统一的20年规划,从1982年到2002年,全公社的房屋全部改造完毕,每户的宅基地都是0.298亩,一厘不差,建筑整齐划一。考虑到有些农民家中困难,即使只购买材料也会吃力,合作社便从公共积累资金中每年拿出50万元提供无息借贷。

        以工业支撑公社福利

        对于公社里的福利体系,雷宗奎知道,主要是靠着乡里的9家集体企业支撑着。2005年,周家庄的农业纯收入是2121万元。“而我们一家阀门厂的纯收入就达到2549万元。”

        “我们分配人数时,基本保证每家既有人在企业上班,也有人在地里种地,达到一种均衡。”雷宗奎说。

        目前,周家庄有9个企业,吸收了大约4000个劳动力,而参加农业人数是1400多人。但农业的人均分红不过六七千元。雷宗奎说,目前周家庄的工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附加值低是雷宗奎一直所忧虑的,“不过整个工业状况还在发展。”根据2005年市政府定下的税收任务,周家庄三年不变,每年是949.6万,2005年实际完成了1447万,今年已经完成1600万,估计全年能完成2214万。

        留给自由经济的出口

        与过去人民公社不一样,周家庄虽然实行的是集体所有制,却不控制公民个人财产,到了年底就进行分配,更大的不同在于允许并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合作社统一规定,每个不参加农业或工业集体劳动的社员,每年必须要向合作社交纳一定数额的公积金,因为他们还享受公社的各种福利。

        具体数额为男的每年交1500元,女的每年交1000元(有6岁以下的小孩者免交),56岁到64岁的男性和41岁到55岁的女性公积金减交一半,男女超过半劳力岁数以上人员从事个体不用再交纳公积金。

        在周家庄实行自由的流动政策,如果不想从事个体经营,经营者仍可以回到集体做工。这样既提高了社员的生活水平,为新一代年轻人打开了生活空间。同时让人民公社多了一个存在下去的理由。

        公社酝酿最后的突破

        周家庄的体制能否得以延续,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刘增玉觉得从目前的现状看是可以的,关键是人的因素。

        “周家庄的制度得以延续,是很多历史因素促成的。”刘增玉说,那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产物,也不具有普遍性。

        目前,周家庄的9个集体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企业,雷宗奎这几年也在思考上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企业。“但要取得突破是很难的。”雷宗奎说,另一个让他思考的问题是,随着工业人口的增加,慢慢地已经开始影响到农业生产,他的一个设想是提高农业机械化,再到外面聘一部分劳力。

        (摘自《新京报》)

  

中国唯一保留下来的人民公社

——周家庄人民公社见闻

  

发表于:2010-7-23  

来源于:忠言的个人空间


         没有集体经济,仅靠私有化体制下的一家一户经济,谁会出钱来建设全村的公共设施,并分给老百姓上百平米的大房子,乃至几百平米的豪华别墅?谁又会出钱给全村的老百姓发退休金?谁又会为全村的老百姓承担全额的医疗费?更没有人会出钱为全村的孩子承担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部学费!马克思说:“私有化是万恶之源”!孙中山说:“人人为公,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天下大乱”!这也是被当今中国三十多年的私有化体制所证实了的!让万恶的私有化见鬼去吧!


毛主席视察人民公社


中国唯一的人民公社——我的家乡周家庄

  

忠言  /文图

  

        最近回老家河北晋州看老爸老妈。中午吃了饺子,休息到下午三点,便和全家一起到周家庄——全国仅存的人民公社游览。作为一个从小生长在红旗下,对社会主义怀有深厚感情的共产党员,对周家庄有着特殊的感情,这是今年第二次来这里游览了。

  

河北晋州市周家庄有6个自然村,近年全社社员年均收入在2万到3万元。而且这些收入不包括社员平时已经享受到的各方面的社会福利(如医疗、教育、养老等),更不包括生产、生活资料费用,是纯粹用于个人消费的钱。作为晋州人,我为家乡人民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和取得的巨大成功感到由衷的赞叹。

  

周家庄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它和南街村、华西村等保持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的乡村一样,其迅速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的成功实践,充分显示了毛泽东思想的巨大威力,昭示着中国三农问题的光明前景。

  

但是,周家庄的成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1982年,在全国政策性、强迫性解散人民公社的压力之下,周家庄人民公社党委实事求是,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顶住了来自上级领导的重重压力,义无返顾地选择继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当年担任周家庄人民公社党委书记的雷金河,怎么也想不通,新中国开创的农业集体化道路有什么错?共同富裕的人民公社有什么错?况且,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建设,人民公社已经具备了十分雄厚的物质基础,十分适合社会化的大生产,如果分田单干必然是对先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严重破坏。

  

许多的公社顶不住压力,纷纷解体,周家庄怎么办?雷金河这位老共产党员陷入深深的思考:我们党一贯讲实事求是,为什么在解散人民公社问题上就不能实事求是呢?就不能尊重群众的愿望非要搞“一刀切呢”?

  

“大家都知道集体经济基础比较好,开会讨论是否要分地的时候,除了一两户之外,其他的社员都不愿分地到户”。  

  

今年66岁刘建中亲自参加了1982年征求群众意见的讨论,至今记忆尤新。要想把这个家业毁了除非把我撤了。雷金河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开始了他的顽强的力争。先是拖,拖不过。当时河北省调整县级领导班子给县委书记的一大任务就是把周家庄公社解散,把土地分掉。

  

拖不下去了,雷金河开始四处奔波向上反映情况。解放后雷金河是晋州农民走合作化、集体化道路的带头人,领导了第一个人民公社的成立并任党委书记。他还是河北省和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且由于周家庄人民公社早就是河北的先进典型,也认识了不少上级领导。另传雷金河在抗战时期就是威震敌胆的民兵队长,作战英勇,与当时驻扎冀中的彭真、吕正操等八路军高级将领亦有生死之交,这也成了他能顶住巨大压力的资本。

  

他三进北京,向当年的老首长陈述乡亲们的愿望,但中央领导并没有给予明确答复,只是让他“再观察一下”。后来,还是雷金河向当时的河北省领导保证:“不分包到户社员的收入可以高于分包到户的农民。如果干一年,我们没有其他公社好,我们就将地分了”。这样,周家庄的人民公社经济体制才最终“换汤不换药”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但省里提出的条件是必须把公社的名称改成乡。

  

30年来,周家庄农工贸齐头并进,已有9家大型集体工业企业,并有许多形成规模的农贸加工、养殖基地和文化服务业等。从1981年开始,周家庄的家家户户已免费使用上了自来水。次年开始对年满65周岁的老人实行养老津贴、对孤寡老人实行五保等福利政策。所有社员享受免费医疗、教育、住宅等10多项福利或补贴,而且福利范围在不断发展扩大。

  

周家庄执行政策不搞“一刀切”。他们允许社员单干,允许个人从事非公经济活动。但目前单干的只有两三户,当初搞单干的人又纷纷回到了公社的大家庭;非公经济人员仅占全乡5%。这些非公经济农民须每年向公社交纳1500多元公积金,因为他们享受着公社的许多福利。

  

周家庄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冀中大地,成为中国农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尽管由于种种政治上的原因,多年来周家庄象河南的南街村一样被禁止在公开媒体上亮相宣传,但是这里依然吸引了全国广大农民的目光,并得到许多国际友人的赞誉。

  

抗日英雄、周家庄人民公社的老书记雷金河

  

实践证明,周家庄道路与南街村一样,是中国亿万农民的梦想和期盼。

  

当年冒险支持雷金河的原河北省委书记、省长李尔重是怎样评价周家庄和雷金河的,并让我们用他的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周家庄是第一批成立的人民公社雷金河同志是带头羊有名的“老坚决”。周家庄实践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按劳分配使个人所得增加了公共积累增加了共同享受的社会福利也增加了。随着集体生产的发展个人所得的部分逐渐增加集体福利的增加幅度也越来越大使两万人走向共同富裕。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百仞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共产主义是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公有制的道路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它不是空想它是由人民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周家庄坚持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重点在于教育干部。雷金河和他领导的班子不论在住房分配等任何细事上不许高于群众干部的待遇不许超过人民个人收入水平群众的住房好了学校、幼儿园、群众娱乐场所搞好了,公社的办公室仍然是半个世纪前的旧平房旧桌椅板凳。不论任何人到周家庄考察访问都以饺子小米粥招待概不摆席。  

  

而用“解雇相威胁”,用“金钱为诱饵”,用“激发个人利己主义为经典”这是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支配奴隶的办法。用这种观点观察公有制生产体系当然不可能懂得“个人之所无正是众人之所有”当然是看不出光明的前景。

  

然而成千上万的先烈确实与剥削阶级留下的传统思想完全决裂为共产主义献身了王铁人式的英雄们确实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贡献了一切。

  

我们能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创造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就是在这种精神下使落后的设备焕发出不可想象的作用的。革命的人民思想是可以摆脱旧思想束缚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威力是无法衡量的这是历史证明了的。

  

进入了周家庄人民公社领地。这里的面貌让我们眼前一亮,这里的道路、庄稼和村容村貌比其周围乡村有明显的不同,体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面貌。

  

周家庄第九生产队有一个万亩园林和采摘园吸引着很多旅游观光客,这是第九生产队街道和民房,全村大部分都是2-3层楼。

第九生产队村东头。这里新美如画,到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在景区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人民公社大食堂。公社和生产队农忙时因生产需要,社员就在这里就餐,现在成为接待外地游客的饭店,不过这里的饭菜价格很便宜,进入景区的门票也仅为3元,处处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吃水不忘打井人。走进人民公社大食堂,正中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巨幅画像,给人一种自然的亲切感和巨大的安全感。据说周家庄人民公社社员家中,也大都悬挂着毛主席的画像。

  

在食堂的左侧,还悬挂着共和国开国元帅们的画像。这些画像已有30多年的历史,成为宝贵的文物(原图片打不开,这是在网上搜集的老照片)。

  

            

周家庄人民公社的社员们在田间劳动

  

                                         周家庄人民公社的社员们在果园里劳作


游人可以乘坐马车,体验乡间风情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半个世纪前,农业大集体的活实典。

  

龙爪槐园林

  

黄金槐

游客采摘园区

采摘园区本来有草莓,但是据公社社员说由于游客较多,已经采摘完了,目前还没其他成熟的果蔬。

  

人民公社思想政治工作十分出色,在田间地头有很多鼓舞人心的标语牌,其中有雷锋、王杰、张思德、白求恩、愚公移山等英雄形象和毛主席语录,十分鼓舞人心和士气。此外,周家庄广播网也延伸到了田间,能让在任何地点劳动的社员听到,广播里播放的是久唱不衰的催人奋进的红歌,令人振奋。

  

毛主席语录牌(这里显示的毛主席语录牌无法显示)

建在田间地头的农具展厅  记录了公社的发展足迹

  

中国唯一保留下来的人民公社——周家庄人民公社见闻


中国唯一保留下来的人民公社——周家庄人民公社见闻


中国唯一保留下来的人民公社——周家庄人民公社见闻


中国唯一保留下来的人民公社——周家庄人民公社见闻

景区指示牌很方便游人

  

中国唯一保留下来的人民公社——周家庄人民公社见闻

千亩葡萄园

  

洁白的梨花盛开

  

中国唯一保留下来的人民公社——周家庄人民公社见闻


中国唯一保留下来的人民公社——周家庄人民公社见闻


中国唯一保留下来的人民公社——周家庄人民公社见闻

万木霜天竟自由

  

中国唯一保留下来的人民公社——周家庄人民公社见闻

田间雕塑:跪乳感恩于舔犊之情

  

周家庄奶牛场(原图片无法显示)

  

  

  

周家庄村庄农舍和丰收在望的麦田(原图片无法显示)

  

中国唯一保留下来的人民公社——周家庄人民公社见闻

晋州人杰地灵。这里是唐代名相魏征的故乡。图为景区魏征的巨幅雕像,象征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光大。


周家庄为当年担任人民公社党委书记的雷金河塑了像

    

  

  

                                                        周家庄的农民文化宫

  

周家庄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的阳关大道,他们从新中国60年的风雨历程中,亲身感受到了毛泽东思想的巨大威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周家庄道路是中国农民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典范。

转发自http://qing.weibo.com/tj/8c72e9e133000jq6.html

  


  蓝星新时代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