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游记》的“弃恶扬善”主题_7.网上杂谈_蓝星新时代网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字收藏 > 7.网上杂谈 > 详细内容
论《西游记》的“弃恶扬善”主题
发布时间:2015/3/18  阅读次数:4738  字体大小: 【】 【】【

         论《西游记》的“弃恶扬善”主题

                                   作者:  万俟轩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也是一部广大读者耳熟能详的神话小说经典。多年来,人们对这部经典名著所揭示的主题看法不一,其中迥然有异的观点至少有三种。一说这是一部通过“历经磨难、终成正果、实现理想、取得成功”的英雄小说,即“英雄成功说”;一说这是一部“反对强权、反对暴力、蔑视权威、向统治阶级挑战”的反抗小说,即“造反抗争说”;还有一说这是一部“暴露和批判统治阶级昏庸无能、穷凶极恶本质”的揭露小说,即“揭露批判说”。其实,通读全书后我们会发现,上述说法都不完整或者并不准确。

一、对诸多不同观点的质疑

每部经典名著都有它独特的个性特征,但因其主题的隐秘性、复杂性,各人的看法和观点也不尽相同。

持“英雄成功说”的人认为,《西游记》是孙悟空的个人英雄传奇。他会七十二般变化,有一双能识破妖魔鬼怪的火眼金睛,还有一个筋斗可以翻出十万八千里的盖世本领。作品将他塑造成一个神通广大、敢于反抗、见恶必除、除恶务尽的英雄形象。从大闹天宫造反到西行建功立业,从横空出世到终成正果,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一部弘扬英雄、歌颂成功的史诗。但是,“英雄成功说”这一定义在《西游记》的第一回至第七回中表现比较突出,而第八回之后的内容却难以作此解释。被压在五行山下重新出山后的孙悟空,实际上已被如来、观音“招安”,成为统治阶级的维护者。所以“英雄成功说”是不成立的。

持“造反抗争说”的人认为,《西游记》以幻化的形式反映现实,通过孙悟空不愿受冥府、天界管束,大闹“三界”,自封“齐天大圣”,与玉皇大帝分庭抗礼,与各路强敌搏击拼杀的故事情节,从而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强暴、不畏权贵、蔑视统治阶级权威、向统治阶级挑战的反抗精神。但是,这与“英雄成功说”一样缺乏说服力。因为被“招安”后的孙悟空,在西行取经路上根本不存在“造反”和“抗争”的举动。他已成为权贵的打手和开路先锋,是统治阶级利益的维护人。所以,“造反抗争说”也难以成立。

持“揭露批判说”的人认为,孙悟空大闹天宫反映了作者对自由平等正义的向往,歌颂和弘扬了劳苦大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揭示和暴露了天宫地府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途中,通过孙悟空与形形色色妖魔鬼怪、权贵邪恶斗争的经历,深刻批判了统治阶级的丑恶本质。但是,这一定义也非常勉强。我们通过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可以发现,在作者眼里,天宫是正义的化身,是权力至高无上的象征,西方乐土才是芸芸众生的理想世界。作者宣扬的是建立一种“不贪不杀”、“敬天礼地”、“心爽气平”、“人人固寿”的人间乐土。所以“揭露批判说”也同样难以成立。

二、《西游记》的主题是“弃恶扬善”

什么才是《西游记》的主题呢?

笔者认为,这部经典名著实际上是一部“弃恶扬善”警醒世人的“劝化”小说,即“劝化”众生“从善弃恶”,实现如来佛祖提出的终极目标“普度众生”。虽然书中有对孙悟空英雄事迹的宣扬,有对孙悟空蔑视强权奋勇抗争的描写,也有对统治阶级昏庸无能的揭露,但这些都不是全书的主线。《西游记》的主线只有一条,即“弃恶扬善、普度众生”。

为什么说“劝化”众生“弃恶扬善”是《西游记》的主题呢?。

《西游记》第八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如来佛祖降服“妖猴”后,辞别玉帝回到雷音宝刹,召集众菩萨说了下面一番话。他说:“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为此,他向众菩萨推荐自己的三藏真经,并说这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哪三藏真经呢?即“《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他进一步强调:“三藏”乃为“修真之经,正善之门”。他本来想亲自把“三藏”真经送往东土的,但因“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所以需要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成就一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听了如来佛祖这番“说法”,观音菩萨当即挺身而出,自报奋勇愿意担此重任。于是,如来便让观音菩萨带着徒弟去东土大唐寻找取经人。

如来.jpg
上述情节可以看作“劝化”众生“弃恶扬善”的发端和起因。如来佛祖的这番“说法”,堪称《西游记》的主旨和纲领,也是《西游记》的真正主题。如来通过“说法”分析了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的形势,从而提出“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的主张。他认为,必须用该主张解决“贪淫乐祸,多杀多争”,解决“口舌凶场,是非恶海”,以达到“劝化众生”、“弃恶扬善”的目的,建立一种“不贪不杀”、“敬天礼地”、“心爽气平”、“人人固寿”的人间乐土。如来佛祖在这里提出的大目标,就是大乘佛教的“普度众生”。该书此后的所有篇章,都是围绕“劝化”众生“弃恶扬善”这一主题进行的。

三、作者为深化主题煞费苦心

《西游记》的主题不仅非常明确,脉络也非常清晰。作者为表现“劝化”众生“弃恶扬善”这一重大主题,精心构思,煞费苦心,层层铺垫,步步推进,不仅应用了大量生动的故事情节,而且调动了众多艺术手法,在层次、形式和内容等诸多方面都倾注了极大心血。

1、层次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作者通过一系列情节告诉读者,“弃恶扬善”这一目标主要是通过“劝化”形式实现的。具体的“劝化”行动,从观音师徒离开西方乐土时就开始了。观音师徒动身后,首先在流沙河地界遇到了违犯天条被贬下界的卷帘大将。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玻璃盏,结果受罚贬下界来,因饥寒难忍,常常出来吃人。菩萨当即教诲他:“你在天有罪,既贬下来,今又这等伤生,正所谓罪上加罪。我今领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你何不入我门来,皈依善果,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经?”卷帘大将听后立即表示“愿皈正果”,于是菩萨与他摩顶受戒,指沙为姓,起法名沙悟净。卷帘大将自此“入了沙门,从此决心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这是观音菩萨出行后的直接“劝化”,而且非常成功。

“劝化”了卷帘大将,观音师徒又在福陵山收伏了违犯天条被贬下界的天蓬元帅。天蓬元帅因醉酒戏弄嫦娥,被玉帝贬下尘凡。又因夺舍投胎错投在母猪胎里,变得猪一般模样。他遭贬下界后占了山场,以吃人度日。菩萨劝化教诲他说:“若要有前程,莫做没前程。你既上界违法,今又不改凶心,伤生造孽,却不是二罪俱罚?”“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汝若肯皈依正果,自有养身之处。”观音菩萨最后告诫他:“我领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你可跟他做个徒弟,往西天走一遭来,将功折罪,管教你脱离灾瘴。”天蓬元帅本性贪食好色,听说可以游山玩水,又能“将功折罪”,自然乐意。当即摩顶受戒,指身为姓,法名猪悟能。从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这是观音的第二次“劝化”,同样十分成功。

收伏了天蓬元帅,观音菩萨又在东去途中遇到了因纵火烧坏殿上明珠即将遭诛的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小龙。观音当即赶往天宫,请求玉帝传旨赦宥解放小龙。小龙自然感恩不尽,遂听从菩萨使唤,只等取经人来“变做白马,好上西方立功”。这是观音菩萨的第三次“劝化”,为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

观音菩萨东去途中最后“劝化”的是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菩萨见到身陷囹圄的孙悟空,直言相告他是奉佛旨上东土寻找取经人的。孙悟空先恳求他放人,菩萨却欲擒故纵,故意激他:“你这厮罪业弥深,救你出来,恐你又生祸害,反为不美。”大圣立即表示:“我已知悔了,但愿大慈悲指条门路,情愿修行。”菩萨闻听此言满心欢喜,马上开化他说,圣经云: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东土大唐国寻找到取经人之后,教他来救你。你可跟他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怎么样?大圣为了争取自由身,当然十分乐意,立即连声答应“愿去”。这是观音菩萨的第四次“劝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劝化”。这次“劝化”的成功为唐僧西天取经提供了安全保障。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上述四次“劝化”行动,效果并不一样。沙僧、小龙心悦诚服,甘愿皈依。八戒虽然接受“摩顶受戒”,却尚存游玩享乐心理。孙悟空尽管表示已经“知悔”,但实质是为了重获自由。他们两个“孽缘”未尽,注定还要经受一番磨难,才能最终成就正果。

观音为大唐取经人劝化收伏了三徒一马后,最后来到东土长安。当他听完唐僧的小乘教法讲授后,立即直接了当地告诉他: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我现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观音的意思是说,小乘佛法只能使自己本身超脱,不能度别人,不能度众生。而大乘佛法的三藏真经,能度鬼出地狱,能度人脱离苦海,它有“普渡众生”的目标和能力。观音后来见到太宗时,同样表达了上述观点。他说,你那法师唐僧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观音菩萨到长安后对唐僧和太宗的这两次“劝化”,是继如来佛祖“说法”之后的又一次“说法”。如果把观音收伏三徒一马所作的“劝化”看做低层次的,那么,观音对太宗和唐僧所作的“劝化”则是高层次的。这时的“劝化”已经上升到理论层面,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2、形式上:因人而异,恩威并施

通读《西游记》后我们会发现,以“如来说法”为开端,“劝化”众生“弃恶扬善”这一主题贯穿作品始终。观音自荐去东土大唐,先后“劝化”收伏了沙悟净、猪悟能、小龙和孙悟空,最后又在长安“劝化”了陈玄娤和唐太宗,促使唐僧取经的顺利成行。除了观音菩萨一路“劝化”外,唐僧师徒在西去取经途中也将“劝化”作为自身职责,可以说走一路“劝化”一路。“劝化”对象也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堪称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国不分中外,整个取经过程就是一个“劝化”的过程。

说到“劝化”形式,读者一定不会忘记这样一个细节。作者在第八回有意安排了一个大有深意的插曲:如来“说法”后,观音菩萨接受重托准备出行。临行前,佛祖担心“善信难行”,又送给观音菩萨“几件宝贝”。这些宝贝包括锦蝠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紧箍儿三个。如来告诉观音菩萨,袈裟、锡杖是与取经人用的。因为穿了这领袈裟可免堕轮回,持了这根锡杖可不遭毒害。三个箍儿是做什么用的呢?原来是“劝化”的辅助工具。佛祖说,这三个箍儿分别附有金紧禁三篇咒语。假若取经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须是先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若不听使唤,就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箍儿戴在头上会见肉生根,只要依照所用咒语一念,戴箍人就会眼胀头痛,脑门皆裂,自会乖乖入我佛门。这个细节描写很有意思,他告诉人们,“劝化”不仅需要苦口婆心,还需要恩威并用,就好像今天的“大棒加胡萝卜”。事实证明,“劝化”有时需要强制性的措施,才能确保“劝化”的最终成功。孙悟空拜了唐僧为师后,顽劣本性曾一度萌生,唐僧为降服他,只好将观音送他的金箍戴在孙悟空头上。就是因为采用这种强制措施,最终才让孙悟空乖乖就范。

“劝化”形式因人而异,这在唐僧师徒取经途中有非常出色的描写。对孙悟空的“劝化”,唐僧用金箍来约束。对其他人的“劝化”,佛祖则用另外一种形式。如“四圣试禅心”、“尸魔三戏唐三藏”等篇章,就是对唐僧、八戒等色欲、贪欲、私欲所进行的警示、惩诫和改造。西梁女国的“一国之富”,乌鸡国的“王位之尊”,以及闲适、安逸、美色等种种诱惑,同样是对取经人的惩戒和考验。另外,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也多以“劝化”为主。苦口婆心的“劝化”难能奏效时,便采取惩戒手段;面对顽劣不化则予以降服;而面对正常“劝化”已不起作用的妖魔鬼怪,只有采取诛杀的极端措施。这就是不同形式的“劝化”,作者正是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劝化”,层层推进,不断强化“劝化”的效果。

唐僧师徒西行取经的历程,实质上是“劝化”的具体行动和实践。可以说,取经过程就是“劝化”的过程,而且是更高层次的“劝化”。由于唐僧师徒能够在各种诱惑面前不断排除干扰,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在刀山火海、洪水猛兽面前无所畏惧,在艰难困苦和死神的威胁面前始终保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斗志,所以他们最终取得了成功。他们的精神就如同孙悟空所说:“就是东洋大海也荡开路,就是铁裹银山也撞个透”;他们的坚强正如同唐僧所言,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

3、内容上:不拘一格,丰富多彩

因为对象不同,“劝化”的方法和内容也是不同的。对沙僧、八戒、小龙的“劝化”是直接的。先指出他们违犯天条的罪孽,然后“劝化”他们“将功折罪,脱离灾瘴”;对孙悟空,则指出他的“罪业弥深”,然后“劝化”他“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对太宗的“劝化”则使用曲笔,先让他“入冥”,在阴司里看到自己的“罪孽”,而后促其“猛醒”。对玄娤的“劝化”,则是通过大小乘法两个不同教义的诠释,从理论上入手。取经途中,“劝化”行为更是手法多变,不拘一格,令人耳目一新。熟读《西游记》的读者对此非常清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值得注意的是,为深化“劝化”众生“弃恶扬善”这一主题,第八回至第十三回之间,作者还不惜笔墨重点叙述了“魏征斩龙”和“太宗入冥”两个情节。“魏征斩龙”是为了引出“太宗入冥”;“入冥”是要让唐太宗醒悟。在这里,作者还有意识的让判官说了一句话:“若是阴司里无报怨之声,阳世间方享得太平之庆。”作者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进一步阐明了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的重大意义。用这一细节再次表明“劝化众生、普度众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前后贯穿起来,“如来说法”是反映上界“普度众生”的需要;“魏征斩龙”、“太宗入冥”则反映下界“度鬼度人”的迫切需求。于是取经事业也就应运而生,“劝化”众生“弃恶扬善”的主题也再次得到深化。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完全有理由判定:《西游记》的主题,用“英雄成功说”、“揭露批判说”、“造反抗争说”都是涵盖不了的。真正的主题是“劝化教谕”众生“弃恶扬善”,否定“小我”,为“大我”利益而奋斗,实现大乘教义“普度众生”的最终目的。

正因为“劝化”众生“弃恶扬善”是全书主题,所以“劝化”结果自然是《西游记》的得意之笔。《西游记》的结尾是完美无暇的,如来佛祖倡导的“劝化普度”异常成功。唐僧师徒四人及白马历尽艰辛到了西天,不仅取回真经,而且全部修成正果:唐僧成为南无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成为南无斗战胜佛,八戒成为南无净坛使者菩萨,沙僧成为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白马成为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西游记》通过这一结果告诉人们:毕生为“众生”的事业奋斗,而且完成这样的事业,个人就达到了“至善”的精神境界,也就永垂不朽—可以成佛了。

可以说,“劝化”众生“弃恶扬善”这一主题,是《西游记》的灵魂。而由小乘教法到大乘佛法的过渡,也是由“小我”到“大我”的升华。该书第一回至第七回以大闹天宫为主要内容,提出了为自身、为花果山的利益而斗争,目标、性质是为“小我”;第二部分从第八回至第十三回交代取经缘由,阐明取经的象征意义,提出了新的目标——“普渡众生”,其目标、性质是为“大我”;第三部分从第十四回起写西行经过,也就是为“普渡众生”而奋斗的实践及成功的过程。人物也由一个从为“小我”境界到达为“普渡众生”的“大我”境界。全书层层递进,一脉贯通。其“劝化”也由理论到实践,实现了完美的统一,最终收获至善至美的大团圆结局。

来源:华夏网

  蓝星新时代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内 


分享到: